黔东南“四举措”推进特色食品产业向纵深发展
字体:大 中 小 |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| 视力保护色: |
一是完善产业布局,促进产业升级。全州各县市系统谋划、统筹推进,积极疏通农业产业发展的堵点、难点,紧紧围绕一县一业、“6个100万”提升工程等产业发展规划,积极打造功能完善、设施完备、服务配套的特色食品产业园区,建设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,构建预制菜产业冷链物流体系,推进产业布局与升级。二是精准产业招商,延伸全产业链。依托黔东南农业资源、交通区位及东西部协作政策等优势,将特色食品预制菜产业发展作为主要方向,重点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加工、餐饮龙头企业精准招引,以共建农业产业园区为契机,加快推进园区建设,贯通预制菜产业前、中、后端发展。三是培养专业人才,强化研发创新。全州各县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,积极通过与大湾区相关研究院(所)的合作,加强人才培养、引进。鼓励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,培养产业发展相关职业技能人才,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,建设特色食品预制菜“产学研”人才实训基地,大力培养预制菜相关人才,鼓励企业在关键技术、共性研发等领域引进专业性人才。四是强化政策支持,拓宽市场渠道。积极争取产业资金支持,并重点向特色食品产业、预制菜产业领域进行倾斜。结合东西部协作契机,佛黔企业组团开展品牌推广、电商直播、广告宣传等活动,依托“苗侗山珍”农产品公用品牌推广,打造黔东南预制菜专馆、黔东南农特产馆等线上线下展销平台,有力推进全州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大发展。
截止目前,全州种养殖业发展势头较好,完成蔬菜产业(含辣椒)累计种植面积116.79万亩、中药材产业累计种植面积131.87万亩、茶叶产业累计种植面积68.47万亩、食用菌产业累计种植面积4.16万亩、水果产业累计种植面积141.67万亩。生猪产业存栏153.13万头、牛羊产业中牛存栏78.86万头(其中牛存栏47.47万头、羊存栏31.39万只)、生态家禽存栏1672.26万羽、禽蛋产量累计达3.34万吨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完成78.85万亩。培育种植业加工企业939家,其中:辣椒加工企业26家、食用菌加工企业19家、水果加工企业115家、中药材加工企业68家、茶叶加工企业513家、粮油产业加工企业198家。培育养殖业加工企业102家,其中:牛羊加工企业6家、家禽加工企业59家、生态渔业加工企业18家、生猪加工企业19家。
分享到: |